見證洪水橋農業全滅之時

(文:吳希文,原刊《主場新聞》,2013年10月30日,連結:http://thehousenews.com/NT-northeast/%E8%A6%8B%E8%AD%89%E6%B4%AA%E6%B0%B4%E6%A9%8B%E8%BE%B2%E6%A5%AD%E5%85%A8%E6%BB%85%E4%B9%8B%E6%99%82/)

最近有研究建議香港的社區糧食自給模式,建議每10,000人社區,應有8公頃農地供應糧食,推動本地農業重生。洪水橋新發展區諮詢剛完成,簡單把這條算 式放在這個未來容納218,000人口的新發展區內,洪水橋至少也要預留170多公頃農地,與現在建議的10多公頃絕對是差天共地。

劈頭一句你可能會問﹕露天貨櫃、廢車、電子廢料等星羅棋佈般散落,這堆「棕土」中毒甚深,在瀝青、污水旁種出來的菜,怎能把農業推得更前?

洪水橋一直到七十年代初期仍有大片農田,「不遷不拆」的場面,早在二戰後的屏山機場事件中上演過,當年香港軍政府提出在屏山興建一個軍用機場,所影響的村 落,大部分都在現時洪水橋新發展區範圍內。村民抗爭原因之一,就是洪水橋的土地肥沃,即使政府願意以地賠地,也不能和原有的比較。可惜八十年代初起,新界 的農地開始被貨櫃場大幅蠶食,洪水橋一帶也不例外。今日洪水橋農地不少零散在鄉村、貨櫃場、廢車場旁,當地農業長期受鄰近土地污染威脅,是事實。

新生村及田心村之西一帶的常耕農地

新生村及田心村之西一帶的常耕農地

想看面積較大而完整的農地,只餘下位於新生村及田心村之西一帶,村內仍有大量常耕農地,旱田為主,過往亦有水田,灌溉用的水道交錯其中。不過這片農地一直 面對發展威脅,興建西鐵及西部通道時已被佔去一大塊,而其中一幅面積1.5公頃的農地,在2010年時又有企圖「先破壞,後發展」的違法行為,不少常耕農 地被平整。今時今日,這片區內僅餘的常耕農地再受威脅,建議平整作公屋、居屋用途。

可以改動一下規劃嗎?利用這片農地資源搞市區農業,先把原有農地收購,再租回給原有的農民及區內有意耕作的市民,保住農地、創造社區經濟、提供另類保憩空間,也許比起那美其名為未來區內地標的市鎮公園更有特色。

與規劃署會議上,顧問公司回應的第一句,是房屋問題嚴峻,需要土地興建房屋。第二句,說這裏是未來洪水橋市中心地帶,在這個黃金地段搞農業,是太浪費。我們再一次見證沒有農業政策的後果,就是農業完完全全給排擠在規劃之外,即使建議的重點,並非純粹令農地原封不動。

政府建議的復耕地點,不少農地已遭破壞

政府建議的復耕地點,不少農地已遭破壞

政府強調會另行覓地復耕予受影響農戶的,選址位於新發展區西南面近奕園村的一幅面積約10公頃土地,規劃上將劃作「農業」用途。走進這片農地上,野草滿 佈,可惜也掩飾不了鋪上瀝青的車路,以至土地平整的痕跡,這裏自2008年起已遭人傾倒泥頭,農戶即使有心在該地復耕,也罕有能夠支付清理泥頭的費用。再 看看地圖,部分農地原來正正位處青磚圍鄉村邊界範圍內,把這塊原為「綠化地帶」改劃成「農業」用途會否是變相降級,容許丁屋申請更易過關?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農地復耕計劃成功與否,全靠地主個人意願,地主一心要待價而沽,拒絕租出農地,政府根本無法保證成功為農戶配對農地。這些失誤,早在新界東北試過,政府何以再度重覆犯錯?

政府一邊剷走常耕農地,卻選擇保留已破壞農地作補償,諮詢文件及報告,農業規劃絕跡,在期望未來出現一份完整的本土農業政策之前,得靠你我繼續在不同規劃 研究推出之時,為每一區農業發展據理力爭。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在11月16日為洪水橋新發展區召開公聽會,即場發言也好,寫信也好,請行動,不要讓農地 從洪水橋徹底人間蒸發。

香港規劃刻不容緩

201310310290218_singpao_C09_1

Sing Pao
C09  |   眾議院  |   清筆華陣  |   By 朱家健  |   2013-10-31

規劃香港的用地可算是敏感了,動輒便被有心人及既得利益者抹黑成為「被規劃」,香港地少人多,人口逾七百萬,而住宅用地佔不及整體香港面積的百分之十,面對人口膨脹和家庭新結構的生活模式,中型及小型單位更是供不應求,水漲船高下,以公帑興建、原意只用來解決居住問題的公屋單位也變身成為商品樓,尺價屢創新高。

過去三十年,因當時前政府意識到居住問題必須解決,沙田、屯門、粉嶺、大埔、將軍澳等新城市相繼落成,且在發展若干年後,該等衛星城市已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康體配套,消閒商場,自成一角,周末即使原區消費,也不亦樂乎。

面對人口結構變化,子女成家立室後會搬出,也意味着香港要重新檢視房屋供應和土地發展。香港在曾蔭權的消極管治下,已蹉跎了近八年,很多政策都停滯不前,未能惠及民生。梁政府有幹勁,做實事,知道香港長遠要進行土地規劃來滿足未來廿年的香港發展和人口居住需求,首先,香港有必要與廣東省各市在海、陸路的網絡連為一線,以方便兩地人流物流,以發展區域的綜合產業中心,香港的勞動力再不用局限在本地就業,而是可以借自身的行業優勢服務整個華南產業鏈;其次,香港也要再發展數個衛星城市,包括近日公布規劃的新界東北古洞區和粉嶺北;以及本人於去年初已首先建議的大嶼山和東涌再發展,已獲梁特首團隊把方案實體化打造新城市;此外,本人認為港島南區將是另一個主力活化打造的市鎮,再加上啟德和東九龍的混合大概念。筆者曾獲廣東省其他城市官方邀請考察她們的城市規劃,基本上是對未來十年至二十年的部署。

成功的城市規劃能夠令市民安居樂業,營造一個家的感覺,對國家及香港更有歸屬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優越的配套加上交通網絡,造就數十萬人的日常衣食住行與就業,惠及民生,並必須就國家「十二、五」規劃把香港融入廣東省其他城市的定位,發揮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區域經濟產業。

清華大學中國法律研究生 朱家健

新界洪水橋 變全國物流中心?

(原文刊於http://www.hket.com/eti/article/8053eb01-59fc-45e1-b465-78f86ce437a6-417817,2012年2月10日)

過去6年,在曾蔭權治下整個政府皆無甚建樹,這已是香港市民以至中央政府的共識。

不過,當大家預期夕陽政府會進一步變「跛腳鴨」,「好打得」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卻突然殺出一路奇兵,從打擊僭建(連老闆當勞也不放過!),批評丁屋政策製造困擾,又指香港規劃落後、天水圍發展失誤,到現時大力推動填海、發展岩洞等,皆愈來愈顯露出「大有為」的作風。

發展局其中一項進行中的新搞作,是繼年前新界東北三合一(粉嶺北、古洞、打鼓嶺 / 坪輋)新發展區後,再就新界西北的洪水橋新發展區進行諮詢。一旦拍板上馬的話,日後甚至可容納高達15萬人口,足足有半個大埔那麼大,將是近年罕見的大型 新市鎮建設,對於未來新界鄉郊規劃和發展,亦極具啟示作用。

規劃「遠視症」 扼殺本土活力

早前筆者參加洪水橋規劃的公眾論壇,發現在座無論是官方和民間人士,均對洪水橋抱着巨大的願景和想像。原來根據顧問公司的簡介,洪水橋剛好位處深圳前海和 香港都會區的中心,乃是西鐵、西部通道,以至未來屯門西繞道、深港機鐵等的交滙點。因此一時之間,大中華、珠三角、十二五、高層次、宏觀、戰略……等等, 宏偉華麗的口號花樣紛陳,令人聽得心花怒放目不暇給。不過除了學懂一大堆空洞和略帶大陸味道的概念,我卻聽不見甚麼具體可行的建議來。

自從香港自稱為「亞洲國際都會」,將「滬港競爭」作為發展標杆,似乎大家均像染上傳染病,紛紛患上嚴重的遠視症似的,把問題看得高大空得可以,連一個小小的鄉郊社區也不放過,硬要把它想像成未來全國的物流、商貿、服務中心。

但就算高增值產業真的能夠發展起來,是否必然就會帶來滴漏效應(trigger down effect)?對本土社區發展有多少益處,對居民就業能提供多少幫助?抑或洪水橋仍然只是都會邊陲的後勤基地,承擔着貨櫃場和廢車場之類的角色?

政府一刀切定形 恐損多元性

必須指出,關鍵已並不在於融合與否——無論如何這都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問題那是屬於誰的融合邏輯。假如這是市場運作邏輯倒無可厚非,但一旦由政府利用公共 資源推動,那便很容易變成分餅而不是造餅的遊戲。大集團通過最擅長的影響規劃過程,強行製造僵化的分區規劃(zoning),甚至不惜把原來的居民趕走, 將自下而上的多元經濟活動剷除,從而享受單一空間使用的特權,擄取極為豐厚的壟斷租值回報。如此社區好像自上而下的發展起來了,但實際上卻是建基於犧牲多 數人的利益,來成就一少撮特權階級的暴利,華麗空洞的口號只是打劫的藉口而已。

以洪水橋規劃所重點探討的物流業為例,現時乃是處於一種無政府的混沌狀態,無疑對社區環境和管理都是嚴峻挑戰,但卻具有極大的彈性和靈活性,讓各類業務和 中小企能百花齊放。然而一旦通過政治意志一刀切定形下來,灰色地帶中的生存空隙不見了,原來的多元性和開放性消失了。最終物流業或許仍能自外而內地,通過 大集團大規模投資做強做大,取得規模效應的絕對優勢,但自內而外的本土活力和動力卻被消滅了。

阻中小企創新 the city is dying

Jane Jacobs是城市研究史上無人不識的名字,她1960年的著作《美國偉大城市的生與死》,隻手扭轉了紐約的規劃和城市的命運,但她對城市經濟學的特殊貢 獻,即使在美國亦鮮有被提及。作為經濟學的門外漢,她在《The Economy of Cities》(1969)和《Cities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1984)兩書中,提出城市作為經濟發展動力的理論,對後來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Lucas亦影響至深(可詳見港大王于漸教授網站的介紹)。Jacobs的主要論點是,當城市經濟達至一定規模和多樣性後,便會迸發出無窮創意和孕育無數 中小企業,開啟新興產業和新產品的發展空間;相反當城市囿於過去的成功經驗,既有產業取得規模和制度上的優勢,甚至刻意阻撓創新調整的進程,那亦是 this city is dying的時候!

撰文:鄒崇銘 時事評論員

城市結構大重組(二):新界西

作者:脫苦海,原文刊於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s/tokuhon/%E5%9F%8E%E5%B8%82%E7%B5%90%E6%A7%8B%E5%A4%A7%E9%87%8D%E7%B5%84-%E4%BA%8C-%E6%96%B0%E7%95%8C%E8%A5%BF-233748614.html

現時屯門元朗兩區,人口已經超過100萬,最大的轉變是交通全面提升,西鐵直通九龍,又有西部通道直達蛇口及前海,2016年更有屯門西繞道,以及海底隧道直達大嶼山機場及東涌,到時大家就不會懷疑新界西的交通是否方便。

在新界西內部,存有屯門站四周的屯門市中心,以及元朗大馬路兩旁的元朗市中心,究竟未來新界西的商業重心是否兩者之爭?還是會有異軍突起?讓筆者分析這兩個市中心的形勢:

屯門的城市發展局限在九徑山和青山之間的狹長地,市中心的用地幾已用罄,唯有靠重建舊樓或改建工廈,即使屯門站也是拆卸新發邨而建成,而新建的住宅要向北建在藍地,或者沿南部的青山公路。

元朗則有大量土地可供發展,而且未來3-5年有很多新樓落成,人口大增可期,重要性越來越高,當人人都以為將軍澳新供應多的時候,和元朗比就是小巫見大巫:

新界北正在興建或發展項目

決定一個城市的結構,並不是人口的多寡,亦不單純看交通,否則個個港鐵站都有機會,又或者,元朗有B1、B2去深圳灣福田,而屯門只得B3系列去深圳灣,是不是表示屯門一定輸實?

真正決定性的因素是商業活動以及產業,因為這些才是決定地價的關鍵因素。那麼怎樣看兩地的商業活動分佈?屯門站早已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商場群組,加上 西部通道落橋位在屯門藍地,所以近年食盡自由行旅客的商業價值。元朗大馬路則以街舖為主,雖然多年來元朗人口大增,但商業面積卻沒有同步增加,要等待元朗 站的商場群組在幾年後成型,但那時元朗人口又會增加十萬,相信食盡當地的消費後,都無餘力做其他生意。

結果屯門和元朗,有商業活動的不夠地,大把地的不夠商業活動,雙方似乎難分難解,而且還有一個大變數,就是洪水橋新市鎮的發展。

洪水橋位置剛好在兩個市中心之間,已預留位置興建西鐵站,政府已有發展計劃,更有建議由洪水橋站興建鐵路接駁深圳機場,大家可以從以下這幅構想圖看看洪水橋未來的發展:

那麼洪水橋有沒有機會成為全新的新界西商業重心區呢?筆者認為現時言之尚早,不單只因為洪水橋新發展區仍未確認,而且發展需時,可能十多廿年後還未成型呢!

所以務實的想法是:屯門站一帶仍然將會在十年廿年內保持商業重心的地位,而屯門站對面的巴士廠一帶全面作商業發展後,相信更加強化這種隋性,即是整個新界西的人要不就出九龍或到深圳消費,要不就直接乘車到屯門市中心。到洪水橋萬事俱備時,都已經是下一代人的事了!

而元朗將繼續發展住宅項目,未來人口超過沙田也不出奇,不過最多都只會成為屯門或者深圳的後花園,最佳的地位也只是一個後勤的支援基地。而正由於元朗地大,未來也會有很多大中型發展目,將會成為區內中產階層的恩物。

至於高級住宅,將會是依靠優美寧靜的居住環境,能符合這些條件的地方,就只有屯門南部的海景地帶,以及新田公路兩旁的綠化地帶。

當然不能漏了產業,現時區內的工業區,只有屯門站對岸一帶有重建潛力,以及現時橫洲一帶政府將半推半就發展公營房屋,朗屏站一帶將成為工貿和平民住宅混合區。

在十多廿年內,新界西的城市結構將會變為:

商業重心:屯門站一帶

交通樞紐:洪水橋站

工貿區:屯門西、元朗橫洲及唐人新邨

高級住宅:屯門青山公路及元朗新田公路

中級住宅:各大中型屋苑

平民住宅:舊樓、村屋、公屋及居屋

至於他日洪水橋的發展如何,就交給下一代人去決定。

洪水橋發展區倡建購物城

201310230320204_oriental_A24_1

Oriental Daily News
A24  |   港聞  |   2013-10-23

【本報訊】多名立法會議員關注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指有五條非原居民村落被「剷村滅族」,而原居民村落則得以保留,認為非原居民有被歧視之嫌。另外,有議員則倡建巨型購物城,解決本港零售面積不足推高租金的問題,讓本地牌子進駐。

非原居民五村被滅 被指歧視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洪水橋規劃,議員梁耀忠說,發展區內有五條非原居民村落被「剷村滅族」,認為他們有被歧視之嫌。規劃署副署長李志苗回應說,九條非原居民村落已保留了四條。議員梁志祥則稱,新發展區包圍了鄉村,無預留地方讓鄉村發展。李志苗則指已照顧村民興建小型屋宇的需要,鄉村不會被高樓大廈包圍。

經營時裝的議員田北辰說,零售面積不足,引發中港矛盾,也推高租金,令本地牌子欠缺生存空間;建議在洪水橋建設面積達十萬平方米的巨型購物城,讓本地牌子進駐。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會研究。

洪水橋發展補鑊假諮詢滅村村民

(原文刊於《香港獨立媒體》,2013年10月20日,連結: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8507)

洪水橋發展補鑊假諮詢滅村村民

(獨媒特約報導)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已於10月15日結束,規劃中有五條 非原居民村落(亦園村、田心新村、石埗路尾村、新生新村、沙洲里二村)將被剷平,讓路發展,然而政府於兩個階段諮詢期均未有諮詢這批受最大影響、遭滅村的 村民。代表亦園村、田心新村、石埗路尾村的聯村關注組於10月7日到立法會申訴,交涉後政府才安排於昨天(10月19日)到亦園村舉行諮詢會。逾百名居民 出席諮詢會,炮轟政府製定發展大綱後才落村是假諮詢,並提出多項數據質疑發展計劃的理據。

PA192081

滅村村民不獲諮詢

政府派出規劃署、土木工程拓展署以及顧問公司的代表出席諮詢會。諮詢會開始時,政府代表本欲播放洪水橋發展計劃的宣傳短片,遭出席諮詢會的立法會議 員梁耀忠打斷。梁質問政府為何於第一階段諮詢期間不主動接觸受影響的村民,只與不能代表村民的立法會事務委員會、鄉事委員會、區議會商討,如今規劃的初步 構思已成既定事實,才第一次落村,規劃根本無意反映村民意願,對村民不公。

於亦園村長大的陳先生表示自已有出席第一、二階段的公眾論壇,但參加者要預先登記,於論壇上又要抽籤發言,發言時間更只得一分鐘,難以表達。陳先生更指自已於第一次公眾論壇上曾發言表示反對發展計劃,但其後顧問公司的報告中卻指當日無人反對,直斥當局此舉「強姦民意」。

PA192100
圖:梁耀忠叫反對計劃的村民舉手示意。

保住原居民權貴 欺壓弱勢村民

聯村關注組發言人何開發指,發展計劃歧視非原居民,規劃中僅佔發展區總面積10%的五個非原居民村落將被消滅,但佔20%的二十一個原居民圍村卻得 以保留。何指政府只保障原居民,不保障非原居民,違反了基本法第三章二十九條「香港居民的住宅和其他房屋不受侵犯」。土木工程署的代表回應,保留原居民村 落是政府政策,政府有責任保護認可鄉村。在場村民要求有更多文件解釋釐定認可鄉村的準則,但政府代表稱文件屬地政署,今日地政署人員不在場,故不作回應。

規劃文件報大數 交通不勝負荷

根據規劃文件,新發展區將新增人口17萬5千,同時新增10萬個區內就業機會,讓居民可原區就業。何開發引2011年人口普查數字為例,屯門區人口 49萬,區內就業機會只有5.5萬個(11.2%);由此推算,洪水橋發展區只能為新增人口提供11.2%的區內工作機會,即約2萬個,因此新增人口中有 8萬人實則要跨區工作。然而,現時區內的交通已飽和,屯門公路超額每小時1,000架次,西鐵的載客量餘額只有25,000人次,不可能應負新增的跨區工 作人口,加建西鐵洪水橋站恐怕會令交通問題惡化。

街工黃潤達指,現時早上繁忙時段,西鐵的載客量幾近飽和,需加開吉車方可疏導人流。梁耀忠續指,經常接獲元朗區居民投訴等數班車都上不到,輕鐵月台的擠迫情況更是險象橫生,若增加區內交通負荷,但不改善配套,絕不可行。

會上,多名村民就規劃文件發表意見並提出質疑,又多次追問為何第一階段諮詢沒有諮詢在座村民,要求當局交代原因。惟面對村民提出的數據及質問,出席 的政府代表不作正面回答,甚至被問至啞口無言,只稱會收集村民的意見,向決策層反映。聯村關注組明言,若政府硬推發展計劃、堅持滅村,將會提出司法覆核, 抗爭到底。

新界北建新市鎮 明年首季研究

連結:http://ps.hket.com/content/34610/%E6%96%B0%E7%95%8C%E5%8C%97%E5%BB%BA%E6%96%B0%E5%B8%82%E9%8E%AE%20%E6%98%8E%E5%B9%B4%E9%A6%96%E5%AD%A3%E7%A0%94%E7%A9%B6/

明年初進行的《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研究粉嶺高爾夫球場、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及邊境禁區釋出用地等發展可行性,建設與粉嶺/上水相若的新市鎮。

粉嶺高球場特首別墅 列考慮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日前撰寫網誌,指出除了正在規劃的「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外,新界北部地區尚有不少未發展的土地,其中包括粉嶺高爾夫球場,將會就私人遊樂場契約檢討的結果,探討其發展可行性及不同程度的發展方案。

乏大型基建配套 面對挑戰

陳茂波表示,現時新界北部地區內的荒廢土地,以及有主要交通通道接駁的用地,都是具發展潛力的研究目標,作為本港未來10年的重要土地資源。但他坦 言,礙於區內缺乏大型基建配套,而鐵路運輸亦會隨着古洞北、粉嶺北,以及洪水橋等新發展區的落成而出現飽和,故發展計劃將會面對不少挑戰。

《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將於明年第一季展開,為期約15個月,研究範圍涵蓋新田、牛潭尾至打鼓嶺一帶,合共涉及約5,300公頃用地, 但不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洪水橋新發展區、后海灣與附近濕地、紅花嶺林地及蓮麻坑河溪等地帶,初步估算可容納45萬人居住,提供逾16萬個單位及約10 萬個就業職位。

邊境釋地 新北打造45萬人新市鎮

邊境釋地 新北打造45萬人新市鎮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為增加土地供 應,港府計畫明年初展開新界北地區發展研究。本報獲得當局最新資料顯示,整個新界北發展研究範圍達到五千三百公頃,其中約五分之一是從邊境禁區釋出的土 地,而早前從新界東北發展區剔出的坪輋和打鼓嶺,以及恐龍坑和牛潭尾,均被重新鎖定為具發展潛力地區;當局認為可沿落馬洲、文錦渡和蓮塘/香園圍的三個口 岸一帶發展,打造容納四十五萬人口的現代化新市鎮。

  研究範圍達5300公頃

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正式就新界北地區發展研究,發出競投意向表達書以聘請顧問,預計明年初正式展開顧問研究。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本報查詢時表 示,研究範圍的面積約五千三百公頃 ,當中約一千一百公頃是邊境禁區所釋出的土地,主要包括新界北部,除了正在規劃的新界東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外,其他未發展但可透過基建發展,提升發展潛力 的土地。

當局指,研究範圍大致包括雞公嶺、北大刀屻及八仙嶺等山脈以北具發展潛力的地方,西面至新田公路牛潭尾一帶;東面則以新界東北堆填區及毗連的山 脈為界。署方透露,在考慮研究範圍內的發展機遇及限制後,已將坪輋和打鼓嶺、恐龍坑、牛潭尾,以及位於落馬洲、文錦渡和蓮塘/香園圍口岸鄰近的地區,納入 為初步具發展潛力地區,但強調這只是初步建議,研究時會再檢視有關擬議具發展潛力地區。

特首梁振英在今年初發表《施政報告》時提到,希望可在新界北部地區建設一個規模與粉嶺或上水新市鎮相若的現代化新市鎮。署方昨日表示,作為研究 起步點,初步預計區內未來可發展地區將可容納約四十五萬人,以及提供約十萬個職位,研究會考慮概括的技術評估、公眾參與活動中所收集到的公眾意見及發展需 要,探討建議的人口及工作職位數目是否合適,以及是否需要調整。

重新鎖定坪輋打鼓嶺

當局又證實,現時粉嶺金錢村一帶鄰近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上水新市鎮的土地,包括現時粉嶺高爾夫球場及行政長官粉嶺別墅,也被納入研究範圍內,希望透過是次研究作全面及綜合的規劃,以確定該土地的長遠土地用途和發展潛力。

是次研究將於明年首季開展,為期約十五個月,包括相關的環境、交通及運輸、排水及排污等概括技術評估,亦會包括公眾參與活動。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會以研究的結果以及收集到的公眾意見為基礎,進行下一步更深入的規劃及工程研究,以落實具發展潛力地區的發展。

北區區議會主席蘇西智認為,初步納入為具發展潛力的地點,均並非生態敏感的地帶,料有助爭取社會支持,又贊成沿三個口岸進行發展。他估計,未來新增人口會分布於粉嶺、上水和元朗一帶,現有社區有力應付,又希望新增職位可配合旅遊業發展。 記者 歐志軍

星島日報  2013-10-04,原文連結  http://hk.news.yahoo.com/%E9%82%8A%E5%A2%83%E9%87%8B%E5%9C%B0-%E6%96%B0%E5%8C%97%E6%89%93%E9%80%A045%E8%90%AC%E4%BA%BA%E6%96%B0%E5%B8%82%E9%8E%AE-214749574.html

洪水橋發展,香港堅得益?

文:5103,原載《輔仁媒體》,2013年10月8日,連結: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3/10/08/51007

洪水橋

自八十年代至現在,新界西北地區因位處偏遠,一直產生了不少社區問題。從昔日的屯門到近年的天水圍,因為欠缺適當的就業機會,大量居民需要跨區上班上學,不僅為居民帶來沉重的交通費負擔,被剝削的休息時間更對居民的身心發展有著負面的影響。

故此,當政府表示有意發展洪水橋,一處位於屯門、元朗和天水圍之間的地方時,不少市民俱寄望這個發展計劃能夠製造不同的就業機會,促進新界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以解決當區的社區問題。在本年七月中發佈的洪水橋新發展區第二階段公眾諮詢文件中,政府亦表明要把洪水橋發展成新界西北地區的商業中心。根據諮詢文件,發展區內將設有商場、寫字樓、酒店等設施,而在發展區北部亦有72公頃土地劃作「特殊產業區」,「特殊產業」包括物流設施、資訊科技及電訊業、檢測認證業等,而這些設施總共可提供10萬就業機會。

10萬的就業機會,看似很多,但這個數字如何形成,其實極度教人質疑。在1999年的《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洪水橋發展建議》中,洪水橋新市鎮建議容納人口為十六萬,就業機會則為2萬7千個。到了2003年,就業機會調升至4萬8千個。但在是次的諮詢文件中,洪水橋新市鎮建議容納人口只稍為增加至二十一萬八千,增幅只有約36%,可是所提供的工作機會增幅卻達一倍多,比例完全不合邏輯。如斯的情況難免教人懷疑政府只是胡亂的在社區製造就業機會,以堆砌一個漂亮的就業數字。

的確,細心留意一下,這十萬的就業機會,其實也沒有太顧及當地居民的需要,因為發展區內的基建設施所能提供到的工作種類其實相當有限,比如在商場裡,就有多數工種都是保安、店務員等。另一方面,那些「特殊工業」大多數都要求一定程度的入職門鑑和知識水平。以現時新界西北地區有不少基層市民居住的情況,這些新增的就業機會,不是無法切合他們的水平,就是苦無晉升機會,難以吸引年青人入行。在人口結構跟天水圍相近的東涌,雖然周邊有機場、商業設施和旅遊設施,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但根據《星島日報》在2012年12月27日的報導,現時東涌居民原區就業的情況只有約三成左右,可見要促進原區就業,工作種類跟居民的背景、入息等配合乃相當重要。

其實政府若打算透過洪水橋新發展區去促進新界西北地區的原區就業情況,大可以參考不少民間團體的建議,大力發展社區經濟,比如設立營運得宜的墟市和「山寨」工廠,讓擁有不同技能的基層市民可充分發揮其一技之長。可是政府卻偏偏繼續大量增加低技術和不切合居民水平的工種,用意何在?

這就要看回洪水橋發展區的地理位置了。洪水橋跟深圳西部只相隔一個后海灣,2007年通車的西部通道更把兩地的距離進一步壓縮,這地緣因素早就注定洪水橋跟內地會有不少的互動。而且,內地新興的前海金融服務區亦鄰接西部通道,這使洪水橋的發展潛力進一步上升。早在1999年的《新界西北規劃及發展研究:洪水橋發展建議》的諮詢文件中,政府已建議要利用這個特點,把洪水橋發展城「門廊城市」,以滿足日益增張的中港商業和社會互動需要。而規劃署的官員亦曾經在第一階段公眾諮詢的第一輸活動期間表示,政府會計劃將洪水橋打造成與深圳西部有良好配合的新區。由是觀之,由政府第一次提倡發展洪水橋,這就已不是一個只針對港人需要的發展項目了。

其實在近數年,不少親建制的團體和智庫也紛紛就洪水橋的發展路線提出不少「驚人」的建議。以在新界東北邊境禁區開發「特區中的特區」而聞名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就曾經在2011年表示要把政府提倡的「門廊市鎮」意念深化,把握好「橋頭經濟」的機遇,把洪水橋發展成近似日本新宿的「香港副都心」。現任元朗區議會主席豈新界西立法會議員梁志祥在一段新界社團聯會拍攝的專訪片段中表示可把洪水橋發展成「前海人的家園」,人們白天在前海上班,晚上回到洪水橋的家休息。

事有巧合?在2011年轟動全城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文件中有過一個叫「城市客廳」的概念,而洪水橋當時亦被標籤為其中一試點;倡議中的「港深機場鐵路」亦設有支線來往洪水橋及前海。洪水橋新發展區的目標和用途,相信也顯然易見吧。

而且,是次諮詢文件明言「就業區設在新發展區的西北部,將有道路直接與港深西部公路連接」。雖然現階段暫時未有看到有甚麼在新界西北地區建設內地人可免簽證進入的工業園的建議,但要安排專車讓內地人在口岸直接到「特殊產業區」上班同樣相當方便,這就更能引證發展區內的特殊工業是為誰而設。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就算政府未有按居民的真正需要去作基礎建設,更多經濟活動也可促進該區有機地向不同範疇發展,從而令當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得到改善。但環視現在的屯門、元朗、上水、東涌等鄰近邊境和口岸的地區,以致是快將有地鐵進駐的西環,我們看到的事實,是大量資本的湧入,不斷扯高物價,一式一樣的高檔次連鎖商場把舊有的社區小店都取代掉。可是居民們在收入沒有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卻要面對飛升速度快如火箭的物價,所謂的「改善生活」卻換來更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實在諷刺。

由是觀之,現時的洪水橋發展計劃倡議,就是要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去解決新界西北地區就業問題這個「幌子」,去掩飾其促進中港融合、滿足內地發展需要的「真象」。雖然新發展區內有半數居住單位俱屬公營房屋,但是在上述的情況下,遷進發展區內居住的市民會否不再重蹈天水圍的覆撤,仍然是未知之數。故此,我們實在要對政府就新發展區的論述多加警惕。

港粵拓自貿區 南沙建「小香港」

 

文章來源:http://www.hket.com/eti/article/34ffc825-fbcb-4a12-978e-329fa3a40aa3-705641

 香港可以提出在南沙建立一個「粵港合作區」,互惠互利;圖為南沙港貨運碼頭。 (新華社資料圖片)

國家決定成立上海自貿區後,廣東、福建廈門、浙江舟山、天津、重慶等地都提出各自的自由貿易區方案。廣東提出的自貿區方案,將南沙、前海、橫琴及廣州白雲機場經濟區4個區域「打包」一起向中央申報。

當前,南沙、前海、橫琴三大區域都已經得到國家的一些政策支持,具有一定的優勢。廣東上述幾個區域的面積相加已經遠超目前上海確定為自貿區的28.78平 方公里,其中橫琴新區為106.46平方公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15平方公里,南沙新區達803平方公里,廣州公布的空港經濟區也達到了439平 方公里。

廣東自貿區 定位粵港澳合作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廣東提出的自貿區要在上海自貿區之後立即獲批的可能性不大。相信要上海自貿區運作一段時間後,國家才會考慮推廣到其他地方。廣東亦認識到,要在與其他地方的自貿區方案的競爭中勝出,廣東自貿區必須定位於粵港澳合作。

因為廣東需要拿香港的「招牌」向國家申請自貿區,香港可以提出一些實質性參與的要求,既協助這些地區發展,香港也可從中得到實際的受益。

在南沙、前海、橫琴三個新區中,前海、橫琴地方較小,和香港主要合作模式是產業和金融合作。而南沙有八百多平方公里,香港與其在合作形式可以探索新的突 破。南沙優勢在於地域大,但人氣不足,在當地工作的人購物還要去廣州市區。香港可以提出在南沙建立一個「粵港合作區」。該區建議面積為80平方公里左右 (南沙面積的十分之一)。

建逾30萬伙住宅 供港人居住

該區分為兩個A和B兩個區域,其中A區(約40平方公里)可以參照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模式,香港特區政府以租賃方式取得該區土地使用權。該區與南沙其他區域 隔離管理,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實施管轄。因為已經有全國人大授權澳門管理「珠海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先例,香港在南沙管理的區域亦可照此辦理,法 規和政策上已有先例可循。

另一半為B區(約40平方公里),由南沙管委會管理,實行內地法律,可參照橫琴「境內關外」模式,並由香港協助開發。兩個區域之間建立通關設施,內地居民需獲得香港簽注,才能進入香港管理區域。

A區的管理由香港承擔,規劃、管理模式和適用法律與香港本土無異。可以為香港居民提供40平方公里可供居住的土地,目標可以建設30萬個以上居住單位,容 納60至80萬香港人口,相當於在香港境外建立一個香港人的新市鎮(沙田新市鎮,包括馬鞍山在內,城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人口逾65萬),解決香港目前 矛盾最尖銳的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建議中的南沙「粵港合作區」的選址要考慮兩個原則,一是必須貼近廣深港高鐵南沙段,二是與南沙現有規劃相配合,避開南沙現有城區和工業區,減少土地徵用時的拆遷和費用。初步建議選址在廣深港高鐵南沙慶盛站以西,目前尚未城市化的區域。

鼓勵港資投資 促就業惠中產

2015年廣深港高鐵完工之後,從香港西九龍總站到南沙「粵港合作區」約30至40分鐘,較上水、粉嶺或規劃中的新界東北新市鎮到九龍還要短。在香港管理 的A區內可以建設一個新的車站,開通班次頻密的直達香港的高鐵。由於A區封閉管理,無需出入境就可進入香港。車資可由香港政府補貼,令普通市民可以承受。

「粵港合作區」A區的建設可以參照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模式,採用分期發展,由香港出資和規劃,由內地建築公司建設,之後再分期封關和移交給香港管理。這樣做 的好處是可由內地多個建築公司同時施工,避免了香港建築業人手不足的問題,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全面開工,爭取5年內建成10萬個以上單位,10年內基本建成 30萬個單位。

政府可以另設一個特別居屋和公屋計劃(收入限制可放寬),供香港市民申請。並預留一些土地,作私人房屋發展之用。房屋的面積標準可以比現在香港的大一些, 實現讓香港人住得更寬敞一些的願景。同時,香港可鼓勵港資企業投資於B區,並可建立醫療、教育、科技、檢測認證等產業,鼓勵港人到此區就業。

這個構思如果要變成現實,需要得到中央政府和廣東地方政府支持。國家過去出台了很多支持香港的政策,但國家領導也很關心如何讓香港的中產和基層從中受益。此計劃如果得以實施,香港中產和基層受益最大,能體現出國家對香港的巨大支持。

香港通過帶動南沙(尤其是「粵港合作區」中的B區的發展),令南沙經濟能有一個突破,同時通過粵港實質合作,廣東向中央爭取自貿區政策也更有說服力,從而為廣東省、廣州市和南沙區各級政府支持該計劃提供誘因。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撰文:張志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兼行政會議成員、方舟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

香港天水圍,這片土地,這片領土

(原刊《華潤雜誌》2012年6月號,連結:http://www.crcmagazine.com/2012/201205/14.htm)

水围”位于香港新界,与深圳的蛇口隔海相望。

说它是一片土地,是因为,1979年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农田和一片水塘,还有一些破旧的房子,一些农民在这里种地,一些渔民在这里养鱼;

说它是领土,是因为,这里本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19世纪末被英国政府强行霸占,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这里的人们接受港英政府的领导,这个面积不算大的地方受英国管辖。

至1979年3月,在香港被租借了80余年后,沐浴在改革春风下的祖国百废待兴,在中央,香港回归的话题却还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那么,是什么事情突然提醒全世界的人们: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正在临近。

答案是:港英政府计划开发天水围。

天水围面积约5,200万平方英尺,1979年初,港英政府计划在这里建一个“卫星城”,计划中所盖楼房可以安置几十万居民。由3家企业合作开发:华润公司占51%股份,胡应滨占30%,李嘉诚占19%。 天水围地处新界,新界的租期是99年,此时是1979年,到1997年将归还中国,还有18年使用期,之后的形势难以预期,中国会不会把这里的一切国有化?别忘了,1979年在中国还没有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资本主义尾巴都被割掉了。

香港开发商不会不考虑这个问题。

怎样发展新界地区,港英政府在犹豫,香港商人也在犹豫,商人不仅担心,还有恐惧,他们怕自己的投资在18年后变成国家财产。不久,胡应滨把他的30%股份给了李嘉诚。

为解决这个担心,各方都需要中央政府的承诺。

1979年3月,时任港督的麦理浩到北京访问,29日与邓小平同志会谈。他们的谈话就是从“新界”的土地契约开始的,麦理浩汇报了港英政府开发新界的计 划,谈到了商人的担心。邓小平同志听完,他敏锐地意识到:收回香港主权虽说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开发新界更重要的还是民生问题,香港人多地少,开发新界, 盖房子让百姓安居,这是好事情,而且迫在眉睫,容不得长期论证。他对麦理浩说:“请香港投资者放心,中央会保证商人的投资在香港回归后不受损失。”

就在这一天,关于收回香港主权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虽然邓小平代表中央有了承诺,但是,不明朗的现实和随时变化的未来还是令商人疑虑重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港英政府和香港商人都需要华润的支持。华润公司地处香港,港人都知道,这是一家有着红色背景的国营企业。

几方开始接触和谈判。

与此同时,另一个矛盾出现了,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深圳特区此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初期,亟需有实力的公司前来投资。他们与华润多次谈判,希望华润能在深圳开发一些大项目。

资金是有限的,如果投资天水围地产,华润就不能大规模投资深圳。

1980年11月15日,华润召开经理人会议。从会议记录中看到,一位副总的发言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形势,他说:“天水围靠近深圳,所以有人说,华润有钱投资天水围,为什么不投资深圳,是不是唱对台戏?”从这份记录来看,当时的观念还留有“文革”的痕迹。

投资深圳,这是中央的号召;

投资天水围,这关系到香港的稳定。

一个普通的地产投资,却涉及两个政治性很强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华润的地位使然。

1980年12月20日,另一位华润副总在经理人会上说:“天水围的问题报告外贸部和中央了,中央的几位副主席都过问了。”经过反复讨论,华润决定,还是先投资香港的天水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开始研究香港回归问题,1982年2月在香港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在港澳工委领导下撰写报告,对香港回归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 该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从2月到5月,他们用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香港回归对工商业的影响》、《外国在香港的投资情况》、《香港供应情况》三份报告,结 论是:外资多数不会撤走,香港人才不会流失,市场供应会稳定,只要保持其自由港和独立关税体制,香港回归后,前途乐观。

这些报告上报中央后,受到了重视。

与此同时,华润、李嘉诚与港英政府就天水围地产开发项目的谈判也在进行中。直到1982年7月29日,三方终于签署了合作开发天水围的详细协议。

港英政府在天水围选择169公顷土地划为“一期”开发区,可容纳13.5万人。

在天水围发展有限公司,华润占51%的股份,李嘉诚占49%的股份。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邓小平与她举行会谈,主要内容就是香港回归问题。

天水围项目很复杂,不仅涉及“主权”问题,还涉及“民生”问题。这片地里有一片很大的鱼塘,按港英政府规定:鱼塘不可以改变为住宅建设用地,如果改变用 途,要对渔民进行合理补偿。港英政府和华润公司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鱼塘难题得以解决的时候,正是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期间,她得知后很高兴,对中国领导人 说:“天水围的问题解决了。”

天水围开发项目传达出一个信号:中央要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而且是有信心的。

开发天水围用了十几年时间,一期工程完成后,华润减持了股份,李嘉诚一直坚持。回归前,这个项目红红火火,开发商赚得满盆满钵。

如今的天水围,高楼林立,是一个密集型住宅小区,居住着大约30万人口,小区里有自己的小火车。

天水围北侧是一片公园——香港湿地公园,很著名,在这片湿地里,有成千上万的水鸟,冬季更多。游客可以乘船在湖区里边划船边观鸟。公园里有多个木质瞭望屋,屋子里有望远镜,可以远距离观鸟。

湿地里有上万种树木花草,草丛中蝴蝶飞舞,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蝴蝶。行走在湿地公园,水美、树美、草美、花更美,莺歌燕舞的景象就在眼前。